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95号江苏议事园大厦26楼邮编:210009
Copyright 2013 Taiwan of the Jiangsu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江苏省台办政府网站11月1日讯 美嘉科技(镇江)公司办公室的一面墙上,用立体字镶嵌着一大幅格言:遇上贵人
贵人出现,也许是因为我们的人际关系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待人真心真意、时刻顾及别人感受;得到别人帮助时诚心感谢,就算和别人有点误会,也不会恶言相向,总是常存“今日留一线,他日好相见”之心。只有善良与善意,才会为我们招徕四方善缘。
这是台湾籍扬中市“十佳新市民”刘绍民的座右铭。他信佛,他认为凡事都会有缘,会结缘,结四方善缘,才是大善、大爱。
什么缘,把他从台湾拉到了大陆?什么缘,把他从苏州拉到了扬中?又是什么缘,把美嘉的产品拉到了全国,乃至全球?
海峡缘,两岸一家亲
刘绍民的父亲刘俊是山东招远人,招远位于胶东,盛产黄金,是大陆有名的“金都”。然而家乡并没有给他带来金子,并没有“招”他,而是战乱使他“远”行,颠沛流离地来到了台湾。原来,他父亲在招远有一个小家庭,当年国民党撤退台湾时由不得刘俊携家带眷,数年孤苦一人,妻离子别,眼看团聚无望,他父亲才在宜兰与一位女子结合成家了。
两岸关系改善之后,父亲刘俊回山东招远老家探亲,惊异地得知自己的妻子一生未曾改嫁,一直带着独养儿子,还在倚门东盼,翘首望夫。他不觉怆然若失,两人相见,如同梦寐。他把这一段伤心史告诉孩子,令台湾的子女们叫她大妈,所有的六个子女一视同仁,两岸都有家,都是己出。父亲在临终时把家里的所有遗产分成六份,除了在台湾的五个子女之外,在大陆的儿子也得一份,父亲用他的行动告诉子女们,六个子女都是平等的,都是他的孩子,永远是一家人。
刘绍民没有生在官二代的家庭,也没有富二代的背景,艰难的家境使他无所恃倚,无所依傍,仁慈的父亲留给他的是自强、坚韧、仁爱。
电气缘,从扬中起帆
18岁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机电系毕业的刘绍民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很快从一名一线机电安装工成长为品牌代理商,宜兰、高雄、台北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机缘巧合,1998年,刘绍民受聘来到苏州工业园区任职业经理人,并于2007年在苏州成立了自己的美嘉科技有限公司。但是,一场横扫世界的金融风暴迅猛袭击全球,美嘉科技风雨中的小舟,不堪重击,企业陷入低潮。
此时的刘绍民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反思自己的产品优势和营销模式,多年的走南闯北在他的脑海中早有“扬中——工程电气岛”的深刻烙印,这一次他带着在金融风暴中遭受重创的美嘉科技(苏州)以及一颗重整旗鼓的心,跨上小岛:美嘉科技(镇江)有限公司从此诞生。
吸取以前创业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这一次重新起步,刘绍民给企业制定了全新的成长计划: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统统自己搞定。
然而,初到扬中人生地不熟,加之刚刚受了挫伤实力有限,美嘉创办初期境况不容乐观:没有钱去买地,更没有可能去盖厂房。好在有市台办以及企业落户地新坝镇的鼎力相助:帮忙租厂房,找工厂做代工,生产出产品去销售,熬过了最艰难的起步期。
后来,慢慢有了一定的积累,刘绍民租住了厂房,购置了机器设备,理想中的企业正一点点从模糊变得清晰。
刘绍民心里明白,在扬中弹丸之地上,电力电器企业强手如林,加上随着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以及产品科技化的加速升级,单靠个人关系推销产品,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定要走出见面就谈价钱的老路,不可否认的是客户首先关注的是产品价格,但是价格低的不一定是好货。宣传产品,要展示它的独特之处,这样才能让人乐于接受他提出的价格。”谈到市场销售,做营销出身的刘绍民深有感悟地说道。
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说,从低端产品过渡到高端市场,是一条必经之路,而打开高端市场的唯一通道就是提高产品的品质。
尽管一条马路之隔的对面,是名气响当当的大全集团。与之相比,美嘉简直就是“小人国”,但刘绍民并没有气馁,经过一番思索,他为企业定下了“差异化”发展这一战略主线,决心要闯出一条新的路来。
“所谓差异化,就是以技术为投资,依托当地的资源,把自己的产品做成独特的,不与别人雷同。”在刘绍民看来,“品质才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
可是,要证明自己手中的产品更高一筹,从而让客户乐意购买,这不仅需要营销能力,还需要拿出能够证明自己产品质量的可靠数据来。
刘绍民说,市场就像棉花,是蓬松的,有弹性的,要往里面灌水,才能够充实起来。好的产品不能只靠自己推广,更要接地气。这种接地气就是靠营销手段,接上各种关系,要去找人脉。同时还要对各种类型的客户和潜在的客户有所了解。
来到扬中之后,在市台办、台湾朋友的牵线搭桥下,刘绍民也做了很多单大企业的生意,像鞍钢、西安、温州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上海汽车集团、英国国王学院、香港汇丰银行、马来西亚马航国际机场、印度IBM大楼、台湾国际机场,这些工程都用上了美嘉的产品。
面对庞大的新市场,刘绍民并不满足于工程合作,他希望自己有实力独立接单。美嘉公司创办至今,从未招聘过一名供销员,是什么让一个摇摇欲坠的小企业在扬中得以生存发展?刘绍民说,既然来到扬中这块宝地,就要有“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企、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否则,作为一名外来创业者何以在这座文明全国的“工程电气岛”上立足。
事业缘,携手海内外
从苏州来到扬中,虽然地域变小了,但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企业,刘绍民反倒觉得舞台变得更大了。
本科读的是机电专业,这对于产品研发很有利。可是,当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系列事务迎面扑来的时候,刘绍民明显感到知识储备不再够用,必须要重新充电。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高雄应用大学管理学院的财税所,攻读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扬中没机场,当时高雄没大陆航线,就这样艰苦地每个月在两地之间来回转机转车,刘绍民坚持完成了硕士学业。
付出的这些辛苦,在刘绍民看来是值得的。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话,也是他一直坚持的理念。
大陆传统的产品产量虽多,但一般只有省颁的标准,或是部颁的标准,即使在使用了母线槽之后,也并无国际性的认证。刘绍民做的是国际贸易,经销的母线槽产品多是销往国外,因此能够提供能为外国用户接受的国际认证就迫在眉睫了,那是能够超越“国标”的“国际标”。
刘绍民自豪地介绍说,他研发的树脂硫化绝缘节能型密集母线在质量上现在是国际一流水平。
但是,好产品不能“黄婆卖瓜”,要让别人来夸赞它。这个别人,就是“国际认证”,是权威发布。
企业一步步走上正轨,刘绍民专注于产品的各种国际认证,他已经拥有了现代化的生产条件,推行了ISO 9001的品质管理系统,自己代理的品牌畅销海内外市场。同时先后取得了欧帝马斯产品全系列的认证,产品市场从此拓展到到马来西亚、中东和欧盟地区。
此后,他还参与研发全模注防水产品和高低压母线槽新产品,并且都通过了各项国际测试认证,到这一年,刘绍民的产品已取得了IEC权威认证18项,CE欧盟权威认证,CCC中国强制认证,台湾地区的认证,以及GB国际认证、UL认证、NEMA认证等权威认证多项。
其中,含有“I”的IEC和ICC即是International(国际的)的缩写,也即国际认可的最权威机构。一个个过硬的的国际认证,成为美嘉产品通行各国的“签证”。
在大陆同行中,能够取得如此多国际认证的企业,也只有三家。
一年一步成长,如今的美嘉已经完成了她的华丽蜕变。
去年,美嘉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扩容搬迁,今年正在筹备新建树脂硫化车间,企业已从低迷发展成为产品不仅在海峡两岸多项工程中标,而且远销海内外。
“岛民”缘,感恩常回报
一人在扬中,交际、应酬、租房、置设备、报关、贸易、运输、办手续。全靠朋友帮忙。刘绍民总是笑容满面,心中总是暖意浓浓。地方政府各界的倾情帮助,组织部门的人才引领,商务、发改委、科技品牌项目配套服务,尤其是市台办的融资解困、统筹协调,在他看来,都是他心中的“贵人”。他说:“自己从海中宝岛来到江中宝岛,就是今生的缘,遇到的都是贵人,感谢的方法只有一个——感恩就要回报。”
“刘总不像做企业的,倒像是办慈善,办教育的!”行政助理如此评价他的上司。因为,刘绍民感恩的不仅是帮过他的朋友们,而且也包括手下的员工。
学生毕业后到公司里实习,经培训后考核不合格,不适应工作,刘绍民说要给年轻人等待成长的时间,他们的水平会提高的,要让他们进公司来锻炼锻炼。有员工要求离职,刘绍民说对此事要考虑是不是因为企业的待遇不好,制度不好他们才要离开的?有人抱怨公司的伙食不好,刘绍民允许职工自已带饭来吃,但照样享受伙食补助。为了能让他们贮存饭,还特意买了冰箱,还每月为员工加餐,轮流请员工到自己家里吃饭,太太亲自下厨做台湾菜,招待大家。
美嘉的员工普遍认为身在企业里,幸福指数高,民主气氛好,老板经常发奖励,发红包,有业绩就提升,年度优秀组织赴台旅游。以前并没有考勤制度,宽松得很。直到今年才实行了指纹卡,落实了迟到罚款制度。公司成立以来,主动离职的只有1人,足见美嘉所具有的凝聚力。
对公司的员工如此,对素不相识的外人也是如此。来扬中后,刘绍民先后为“格桑花西部助学计划”捐资助学,帮助藏族儿童上学。还参与了扬中的“麦田计划”,为公益人士捐款,并热心捐助“清寒奖学金”,响应扬中有关单位的公益活动,发动组织爬圌山捡垃圾,长跑募捐。他捐助了6位青海的贫困儿童,关照秘书定期给他们汇款,并且每年会趁外出的时候去救助地看望他们。
这些年下来,刘绍民究竟捐助了多少人?捐出了多少钱?这个数字难以统计,因为他有时遇到有人求助,随手就把钱付出去了,根本不会留下任何收据或凭证。
刘绍民回台后,每三个月都要献一次血,对于已经五十岁的人来说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事。不仅这样,他还组织公司的职工参加扬中的集体献血,做公益活动。他把献血这种行为看成是人体之间交融的一个循环过程,让自己的血到他人的身体中流动,这是一种造血,也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新生。他认为这种不需要自己花费许多,但却能让他人得利许多的事,需要去做。这也是佛教所提倡的“利他”精神的体现,他相信世间存在着因果轮回,存在着报应,一个人做了好事,总会在来世得到回报,“只有善良和善意,才会为我们招徕四方善缘。”
看似“心灵鸡汤”,然而刘绍民却用实际行动作了生动诠释,他用台湾同胞真挚的情感融入了扬中这片热土。今年上半年,通过积极推荐、媒体公示、网络投票、考核审查等层层筛选,刘绍民成功当选扬中市首位台湾籍“十佳新市民”,海岛市民成为江岛市民的传奇将一直延续。(扬中市台办 王川 严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