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汤德胜的“两岸情”

2008-11-27 19:37来源:江苏省台办 字号:       转发 打印

  汤德胜,是大陆著名摄影家,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和常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等职。十五年前,汤德胜应台湾摄影艺术大师郎静山(中国摄影界的先驱,献身摄影艺术90多年,1966年创办亚洲影艺协会并任永久荣誉会长,1995年在台北逝世,享年105岁)和台湾《摄影天地》杂志社的邀请,携带摄影作品赴台展出,他以相机为媒,用胶卷架起沟通海峡两岸摄影艺术交流的“金桥”;他与台中市摄影学会发起的常州•台中“两岸情”摄影艺术交流,开创了两岸摄影艺术交流先河。至今年九月,常州•台中“两岸情”摄影艺术交流已坚持了整整十五年,常台两地的摄影家们在此期间里共举办了9次摄影作品展,8次两岸摄影文化交流研讨会,展出了2000余幅摄影展品,放映幻灯片5000余张,参加展出的两岸摄影家超过了300人次,并从历届参展作品中评出80多幅获奖作品。汤德胜用相机拉开了常台文化交流大幕,他的“两岸情”从此历久弥深。
 
  初入宝岛展作品  盛况空前受欢迎
 
  汤德胜的摄影作品,善于用普通人的视角纪录历史,其冷静的纪实风格在摄影界独树一帜,他曾经拍摄过数以万计的91年洪涝灾害及文革期间的历史照片,先后获得数百个国际国内摄影大奖。1990年,汤德胜经中国摄影家协会推荐,他的一些表现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摄影作品刊登在台湾《摄影天地》杂志上,当时他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向岛内推荐的为数不多的大陆摄影家之一。汤德胜的作品一经在岛内流传,得到了许多台湾摄影家的认可与赞许,其中包括台湾摄影艺术大师郎静山等人,他们认为,汤德胜的作品有地方特色,有创意,有个性,因此萌发了邀请汤德胜赴台举办摄影作品展的念头。


  1992年9月,郎静山和台湾《摄影天地》杂志社向汤德胜发来邀请函,让汤德胜携带80幅摄影作品赴台展出。当时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刚刚处于萌芽状态,大陆摄影家赴台要经过层层审批,于是汤德胜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各级领导表示,进行两岸摄影艺术交流,应当大力支持。得到上级的同意后,汤德胜专程前往北京,向文化部送去了赴台展出的作品样稿,文化部很快就批准他到台湾进行摄影艺术交流并举办个人摄影艺术展。

 
  1993年5月,汤德胜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无法抑制的喜悦,带着沉甸甸的摄影作品和大大小小的摄影器材箱,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首次踏上赴台之旅。飞机到达香港后,在办理入台手续时因随身携带的东西太多,按照台湾航空公司的规定超重了19公斤,汤德胜只好出示邀请函,机场工作人员看过之后,知道他是被邀请到台湾进行摄影作品展的大陆摄影家,态度顿时改变,还派人来帮他把行李重新包装,并免去了超重费,得以汤德胜顺利登机抵达台湾桃园机场。赴台展出结束后,台湾摄影家们送了许多作品集给他,他的行李更加超重,台湾民航仍然没有加收行李费,使他顺利返回。这时,汤德胜深感不仅是对他的一种惠顾,也表明两岸同胞之间的坚冰已经开始融化。


  当汤德胜步下飞机时,郎静山派出的秘书长、《摄影天地》杂志社社长早已在机场等候迎接,机场外还拉起“欢迎大陆摄影家汤德胜先生”的横幅,令汤德胜非常感动,海峡两岸的摄影家终于跨越时空,将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三天后,汤德胜个人摄影艺术展正式在台中市美术馆开幕,此次汤德胜展出的摄影作品,主要向台湾同胞展示了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美景,旨在让台湾人民通过观看摄影作品,对祖国大陆有一些正确的了解。郎静山和台湾资深摄影家翁庭华、汤思泮、周志刚、周鑫全、傅崇文、李鸣雕、林诗、壮灵等参加了开幕式,郎静山还亲自为开幕式剪彩。摄影艺术展共展出十二天,台湾的摄影爱好者和观众争相前来,他们带着新奇的目光,要看照片中的大陆究竟是什么模样,当他们看到古老的大运河、淹城等纪实、真实的照片后,均感到惊奇,纷纷向汤德胜讯问, 汤德胜不厌其烦地一一回答了他们的提问,让他们满意而归。值得一提的是,台湾老百姓对“毗陵六逸”之一、诗书画人称“三绝”的恽南田相当崇拜,当听说是恽南田家乡的摄影家来展出时,顿时奔走相告,于是观众纷至沓来,场面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