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繁體版

“敬待”逝者,“烛照”生者——一个90后台湾青年的特殊坚守

2022-07-11 06:57:00
来源:华夏经纬网

  华夏经纬网7月8日讯:(记者李昕)你能想像人前鲜衣怒马的少年,人后拿起画妆刷为遗体美容么?你能想像一个中科院博士,拿着流水牌为逝者家属精心策划身后事么?这就是潘柏铨,此只一家别无分号。

  来自台北的他,现在江苏无锡市经营着当地第一家“生命会馆”,专门为身故之人提供定制化的现代殡葬服务;同时,他还坚持集合更多的台青力量,关爱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儿童,投入到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

  如果简单概括的话,“敬待”逝者,“烛照”生者,这八个字正是台湾青年潘柏铨,在大陆正在努力坚持做的两件事。

  与大陆结缘 

  1991年出生的潘柏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是时尚的黄色卷发,和清澈的眼神,仍然带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青春朝气。没有暮气,也没有忧伤,这与他殡葬礼仪师的职业,似乎有那么点反差?

  其实他与这个行业的联接,恰恰都缘自于,与他个性相关的各种“善”缘。

  因为家族里有人从事殡葬业,高中时起潘柏铨就常常去“礼仪”公司帮忙,但大多仅限于摄像、布场等等。当时的他绝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在海峡的另一边,真的亲身深入这个特殊行业,并为之坚守。

  “家人们会为当地的贫困长者义务送别,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因而在我心里,这(殡葬业)是一个积德行善的行业。”从小与“善”结缘的他,受家人影响经常去做些志愿活动,也乐于帮助他人,爱好结交朋友。

  “上大学时校园里有一些大陆的交换生,不知道如何办电话卡等等这些小问题,我就会热心地帮帮忙。”从热心帮助在台陆生开始,开启了他与大陆的不解之缘。

  为逝者尊严 

  2015年,他去上海同济大学进行交换学习,并在偶然的机缘巧合下来到无锡,“我发现这里的环境气候和台湾比较接近,风土民情也很相似。”

  于是在有意牵线下,家族第一家“生命会馆”落地无锡。而完成交换学习的潘柏铨,并没有在上海的“十里洋场”迷恋太久,“上海的节奏太快,无锡与我更合拍。”

  2017年他回到无锡,真正进入这个行业。为了克服刚从业的心理障碍,他在无锡殡仪馆连续“蹲守”,一方面可以观察行业流程地方风俗,另一方面也是“练胆”,攻克自己的“心理关”。

  当记者问到第一次为遗体做美容的感受时,他说,“平时做管理多些,但每个环节也都有认真地学。第一次上手,其实是因为单子太多人手不够,但可能平时看多了,所以也没有很害怕。”把心态调整好,像跟人一样相处,用服务的心态去做,“心里很踏实”。

  “公司倡导‘厚养礼葬’,不过度铺张浪费,所有流程全部透明化、文字化。我们希望让逝者‘走’得更有尊严,也让亲属有更好的空间寄托哀思。”

  现在潘柏铨主要负责会馆的市场运营和公共关系,加入两岸相关协会、与大陆同行定期交流、培养殡葬服务人才等等。

  为了提升自己,他考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有关经济学博士学位,希望从家庭结构、老龄化浪潮、社会结构等更高层面,来观察和解读这个行业的职业价值和未来趋势。

  集台青微光 

  大概是从小看惯了生离死别,他对人生有着独特的感悟,那就是杜绝浮躁,关注当下,“人生只是一场单程票,没有‘躺平’的权利。”

  与记者交流时,他反复强调“责任”和“公益”,一方面坚持正规企业化运营,履行更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种社会公益中,并长期致力两岸青年交流。

  “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集合众人之力必是强大的。”2021年初,他发起筹组台湾青年公益联盟,将有爱心的台湾青年凝聚起来,组织了数十场防汛防疫、关怀老人、捐赠助学等台青志愿者活动,将台青们的繁星微爱,汇聚成温暖两岸的大爱之光。

  因为志愿服务累计超1000小时,潘柏铨去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这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最高荣誉,潘柏铨至今仍是全国台青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现在我每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做各种公益活动。公益可以让台湾青年更快地融入社会,也有助于回归本心。”记者连线他时,潘柏铨人并不在无锡,而是在浙江温州,正运作创立一个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做创业基地不为赚钱,我觉得两岸融合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这些台湾青年做更多的事。两岸同根同源同是一家人,我希望能通过实际行动,让更多台湾青年认识真实的祖国大陆,相信这也是两岸同胞的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