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繁體版

六和机械:“一专多能”赢得市场

2013-04-19 16:10:00
来源:昆山市台办 省台办经济处

    2005年,台湾六和机械有限公司经由毛里求斯六和机械有限公司在昆山设立外商独资投资性公司——六和机械投资(中国)有限公司。2011年6月,六和机械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被江苏省商务厅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该投资公司从2005年以3000万美元成立,到2013年2月,注册资本已达1.63亿美元。今年,总部企业所认列的投资利益约2.5亿元,为昆山带来每年2500万元的股利分配源泉扣缴税。

    截至今年2月,六和机械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合作整车与零部件的同步开发项目,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进行联合开发,从而达到汽车设计外观与实用性完美结合。从只知来图加工的外包工厂一跃发展成为与汽车厂商关系亲密的合作伙伴,六和机械的成功转型,源于企业的“专注”。

    六和机械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铝制品的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集团内企业已从最初的5家扩展到23家,涵盖了汽车铝制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如今很多企业发展方向不明了,出现‘多头出击’的‘花心’状态,六和机械恪守主业不断创新,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做强做精,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宗绪惠表示。多年来,正是这种“专注”的心态,成为指引企业成功转型的风向标。

    “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为摆脱经营困境,必须苦练‘内功’,不断创新研发。”提及企业转型的方法,宗绪惠深有感触。早在2006年,六和机械就成立了铸造特殊材料研究开发单位,致力于轻量化研发、高级铝合金转向系统、悬吊系统开发等。其中,高级铝合金转向系统的成功研发使得六和机械成为国内首家成功铸造出转向系统配件的公司。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有限资源成为当今汽车企业实现和谐发展的首要选择。从2006年开始,围绕轻量化汽车产品的研发就在六和机械逐步展开,经过多年孕育,近期,轻量化汽车产品将逐步走入市场。

    “要实现转型升级,还要时刻注重节能,不断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包括技术改造,压缩成本和节约原材料等,并使每一名员工参与进来”。六和机械相关负责人黄成钧介绍。员工张益群就凭借对设备的钻研和理解,大胆提出技改新思路,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500多万元。借助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六和机械全面推广TPM(全员生产维修)模式,进一步降低设备故障,提升设备效率。同时,不断加大设备资金投入,仅昆山地区,平均每年设备资金投入就达5000多万元。此外,在生产中导入即实时化生产方式,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库存成本;采用TPS(丰田生产系统)与ERP(企业资源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对串连生产与管理信息,及时掌握生产状况,强化管理信息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专注主业不放松的同时,六和机械还致力于产业链的延伸。在财务管理方面,通过整合关联企业资源,使企业财务调度更加灵活,与银行议价能力更强,从而降低借款成本,强化了;在主要原材料方面,统一采购,统一议价,降低成本;为关联企业实时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投资政策及其他咨询服务,形成抱团发展优势。

    近年来,发展与国际顶尖汽车厂商的合作,成为六和机械品质提升的源源动力。据了解,六和机械近三年平均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并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增长。六和机械也正以这股“专注”的力量,引领着中国汽车铝制品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