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繁體版

台湾鸿海集团收购日本夏普案例分析与江苏启示

2017-02-27 07:23:00
来源:新华网

  鸿海收购夏普对江苏的直接影响

  分析认为,鸿海收购夏普将对江苏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当前鸿海正将江苏工厂的部分产能向内陆转移,虽带来短期阵痛,但为发展高端制造创造了空间。

  (一)直接影响:为鸿海在苏工厂转型升级创造机遇

  江苏是台湾鸿海集团在华东地区的主要布局地区,先后在昆山、淮安、盐城、南京等地投资设厂,主要从事电脑连接器制造、精密模具、工业计算机、液晶电视、新能源等研发制造、软件开发等,为投资地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阶段鸿海在苏业务以低端的电子加工制造为主,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虽为地方贡献了高额财政税收,但并不符合江苏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的整体趋势。

  近几年,由于人力成本上升,鸿海旗下富士康将部分产能转向郑州、成都等内陆地区以及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并逐步推广自动化无人生产方式。2015年,昆山厂区的工人数量已从2013年的11万人锐减到不足6万人。这些举措将有可能对江苏地方财税收入及就业造成一定影响,产业转移的阵痛开始显现。

  鸿海完成收购夏普,未来将在其电子制造工厂中展开应用夏普的高端板技术。届时,江苏富士康工厂已转移完部分低端产能,拥有更充分的设备、人力、技术等要素去优先接纳高端制造。如此一来,既不会因产业转移造成资源浪费,更能加快从低端走向高端的产业升级步伐。

  (二)应对之策:以高端制造替换低端产能

  建议江苏以此次收购为契机,主动接洽,趁早布局,吸引鸿海高端业务进驻江苏,以完成高端制造替换低端产能的过程。

  1、主动接洽,尽快吸引鸿海在苏布局高端业务。从完成收购到目前,鸿海也暂未公布未来在内地的高端产业新布局规划。分析认为,当前是吸引鸿海在苏布局高端业务,与鸿海方接洽谈判的良好时机。鸿海未来计划向内陆地区转移产能后,将有部分厂房空余,建议江苏支持鸿海利用原有厂房,最大程度利用好现有资源。

  2、有条件接受鸿海转移产能,为高端发展创造空间。江苏应尊重市场规律,不阻拦鸿海及其旗下企业进行产能转移。如深圳市政府早于2010年起就不再给予富士康特殊政策关照。但在富士康展开产能转移前,向对方提出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求富士康将研发项目留在深圳发展;二是鼓励富士康在深圳将产业升级做大。尽管这两条要求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但富士康最终选择把研发中心和两个高技术含量的事业群留在了深圳,而把其他低端加工产业迁往内陆。建议江苏参照深圳做法,为高端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