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95号江苏议事园大厦26楼邮编:210009
Copyright 2013 Taiwan of the Jiangsu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新华网南京2月24日电(新华社智库分析师 陈希希)2016年4月2日,台湾鸿海集团以3890亿日元(折合35亿美元)收购了日本夏普株式会社66%的股份。业内普遍认为,鸿海完成此次收购后,实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全球面板行业有望形成“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的“铁三角”局面。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分析认为,鸿海收购夏普将对江苏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建议江苏以“高端制造替换低端产能”为思路,主动接洽鸿海方,展开谈判,抢抓先机吸引其在苏布局高端业务。同时,江苏应把握当前跨国并购新浪潮中的机遇,积极实施国际并购,促进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
鸿海收购夏普的背景和动因
2016年4月2日,台湾鸿海集团与日本夏普株式会社在日本大阪正式签署收购协议,鸿海以3890亿日元(折合35亿美元)收购夏普66%的股份。此前,鸿海已向夏普支付了1000亿日元保证金。该收购案创下单一外国公司对日本科技企业收购案的最高金额纪录。
(一)收购动机:获得技术、均衡经营、利用品牌优势
鸿海此次跨国收购的直接动机源自以下三方面:
一是获得核心技术,提高利润率。一直以来,鸿海的主要订单之一是美国苹果公司的组装业务,却仅可分得2%—5%的利润。显示屏是各零部件中价格最高的部分,因此,液晶平板技术对鸿海集团跨越发展具有关键意义,而夏普掌握着鸿海并未拥有的OLED技术。收购完成后,鸿海可直接获得夏普两大核心技术和六大产品技术。
二是均衡化经营,摆脱依赖单一客户的不良状况。目前,苹果公司的订单约占鸿海集团销售额的50%。过度依赖苹果代工的负面作用已经显现。鸿海旗下企业富士康财报数据显示,富士康2016年1月综合收入为新台币3376.05亿元(约合100.8亿美元),环比减少了17.59%。业内人士认为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苹果iPhone 6s系列销量放缓。基于此,鸿海亟需摆脱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状况,而拥有白色家电和光伏电池等广泛业务的夏普是比较好的选择。
三是利用夏普既有的品牌优势。此次收购完成后,鸿海可借力“夏普”品牌进入移动设备、液晶电视、消费电子产品及家电市场,借此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直接获得市场信息。
此外,鸿海与夏普曾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一因素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此次收购的实现。2012年,夏普遭遇历史巨亏后,接受了鸿海以660亿日元的价格获得十代线37.6%的股份,与其持股比例相同。从此,两家企业共同经营十代线,并各掌握十代线的一半产能。
(二)收购过程:最终收购价因夏普债务问题大幅降低
鸿海收购夏普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为防止技术外流,有政府背景的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曾与鸿海一起竞购夏普控制权。该机构以革新方案为前提,表示将会向夏普注入3000亿日元(约合25亿美元)以改善经营,但在2016年年初突然退出谈判。
2016年2月25日,夏普宣布接受鸿海以4890亿日元持股65.9%的收购提案。但在同一天,鸿海却宣布因夏普的负债风险与业绩问题而推迟交易时间。强势压力下,夏普方面做出大幅让步。3月30日,双方最终达成共识,鸿海将股票收购价格由每股118日元下调至88日元,同时,维持持股66%的计划不变,使收购价从4890亿日元降至3890亿日元。
(三)直接影响:全球面板行业将形成“铁三角”格局
业界普遍认为,鸿海将整合夏普做专攻电子部门的研发,实力将显著提升,未来全球液晶面板行业有望形成中国大陆—台湾—韩国的“铁三角”局面。
从营业收入上看,2015年鸿海加上夏普营业收入达到1630亿美元,位居全球高科技公司前三位,仅次于苹果和三星。
从产品类型看,大尺寸面板方面,鸿海收购夏普之后,其液晶电视面板技术将获得有效补给,产品线更加完善,客户资源也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小尺寸面板方面,夏普原主要为OPPO、小米、魅族、中兴等大品牌厂商供货,收购后将有助于鸿海手机代工客户进一步拓展。
从产能规模看,据测算,鸿海入主夏普后,鸿海系的群创+深超+夏普的总产能在全球面板市场的占比达到20.4%,位居全球第三,并将于2017年达到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