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95号江苏议事园大厦26楼邮编:210009
Copyright 2013 Taiwan of the Jiangsu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今年9月1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
自1986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苏州至今三十多年来,苏州依托与台湾两地不断累积的经济相融、往来密切的厚实基础,在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已经成为目前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对标《意见》政策,苏州要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上体现更强担当,展现更多作为。
苏州凭借持续打造的最优涉台营商环境,让广大在苏台资企业持续加码,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苏州新设立台资企业475家,实际利用台资14.71亿美元,企业数同比增长111%,实际利用台资增长124%。
台企就是苏企
台商就是苏商
苏州持续落实同城待遇推动产业合作共赢
再过一个月,一年一度的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将在苏州举办。自2002年至今,苏州电博会已成功举办20届,累计服务企业1.2万多家、接待观众80多万人次,其中参展台资企业占比50%。在电博会的带动下,苏州累计引进台资电子信息项目300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300亿美元。
苏州电博会是经批准的江苏省五个之一、苏州唯一的“国字头”展会,也是全国唯一为推动两岸电子信息产业交流合作的展会。今年,电博会以“数字赋能、创新制造”为主题,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依托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成果,促进数字技术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两岸电子产业紧密合作,预计有超800个展位,专业观众1万人次以上。
在苏州,台企就是苏企、台商就是苏商,30多年来一以贯之。除电博会之外,苏台工商协进会、台湾青年创新中心等一批专项服务新模式新平台,为苏州、台湾两地产业互补、文化融合、互利共赢提供了纽带,帮助更多台胞来苏州投资发展。
自2017年起,苏州连续举办6届台湾大学生苏州就业实习特训营,累计帮助台湾及大陆高校1000余名台湾大学生在苏州实习就业。今年8月,苏州举办“百企千岗”台青专场招聘会,线上线下为台湾青年提供岗位近千个,积极创造条件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创业提供服务。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改革创新活力不断释放。3月份,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召开,在两岸产业合作、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赋予昆山试验区先行先试相关政策措施19项,累计出台实施153项;开通全国首个台胞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全国首笔台资企业数字人民币贷款成功落地,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首创性突破;“昆台融”信用贷作用持续发挥,累计发放贷款约20亿元,受益群体从台资企业扩大至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昆山台商发展基金运营加快推进,为广大台胞就业创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苏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持续落实各项惠台措施和同等待遇,推动苏州、台湾两地产业界深化合作共赢,支持在苏州台企分享苏州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苏州。
主动求变拓思路
转换赛道赢商机
苏州台企在“四链”融合上展现新作为
今年,昆山玛冀电子有限公司新投资了总部项目,总投资额5亿元,总建筑面积55207平方米;京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位于独墅湖东区的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明年设备将逐步入场;专注创新的心擎医疗产品、介入式人工心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破性设备认定”,成为国内首个获此认定的介入式人工心脏……
长期以来,苏州全力推动台商台企在苏州敢干敢闯敢投,越来越多台企在新形势下实现创新转型新发展。同时,面对新赛道、新任务、新挑战,广大台商台企主动求变,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增强创新、延伸链条。
去年,昆山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昆山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做深做透新能源强链补链延链文章。台资企业也紧抓风口,从消费电子转型汽车电子、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并积极与大陆汽车公司接洽,寻求新商机。江苏骅盛车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汽车电子领域20多年的台企,最近几年逐步加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销售额同比翻倍增长。在印刷电路板基础通信设备应用领域位列全球第一梯队的沪士电子,积极布局汽车电子领域,抢占新能源车产业高地。公司副总经理李明贵表示,将与新能源车三电系统、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方面深度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增强与客户在技术及业务上的“黏性”,持续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作为全球领先的数码相机制造商,彩晶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拓宽发展思路,拓展车载影像领域,布局人工智慧边缘视觉,为客户提供卓越的车用影像解决方案。据公司总经理戴筱羽介绍,去年,公司在车载相机、康养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的产值同比增长44.3%。
据统计,近3年,苏州每年净增台企均超300家,增资项目超130个,实到台资超10亿美元。友达光电第六代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等,友达光电、京隆科技等一批重点台资企业在苏州增资扩产,深耕发展。
苏州台资企业的发展质态持续向好。去年以来,圣晖集成、隆扬电子、信音电子成功上市。全市累计在大陆上市台企已有24家,占全省的90%。目前,45家台企获评“江苏省紫峰奖”,25家台企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家台企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落户苏州。
(苏报记者 陈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