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95号江苏议事园大厦26楼邮编:210009
Copyright 2013 Taiwan of the Jiangsu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佳节同庆喜相逢,淮台一家“粽”有情。6月1日下午,端午佳节前夕,淮安市台办、淮安市妇联联合举办“台淑荟”揭牌暨淮台家庭端午联谊活动,在淮女性台商台胞、两岸婚姻家庭代表和绿地社区家庭代表齐聚一堂,共度传统中国节。
文艺表演展现两地风情
“美丽的宝岛台湾是女娲珍藏的翡翠,也是王母牵挂的小船,这片富饶神奇的土地,留下了祖先永恒的思念……”诗朗诵《宝岛台湾》将活动带到第一个高潮。在舒缓旋律的伴奏下,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师李梦洁和台湾女性代表陈思颖,用深情的话语礼赞台湾,表达祖国母亲的深切思恋。
青花瓷,中华文化的具象载体之一。活动现场,来自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罗岚、戴慧敏两位老师,用古筝和二胡联合演奏台湾艺人周杰伦创作的歌曲《青花瓷》,民族乐器声音悠扬,浓浓的中国风弥散在整个活动现场。
“假如在淮安遇见你,我想带你去哪些地方呢?”淮安“三八红旗手标兵”、市文化馆副馆长王莉梅朗诵的《假如在淮安遇见你》,全景展现淮安的人文风貌,洪泽湖畔、韩信故里、河下古镇……让在场台湾友人心驰神往。“我刚来淮安不久,去过古淮河湿地公园,感觉很好,这次了解到淮安还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这么悠久的历史,以后一定要多走走看看。”一位台胞说。
端午民俗体验同源文化
文艺演出后,大家在浓浓的端午节氛围中包起了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包粽子,包好后,我要拍照给家人看。”一位台胞认真学习旁边阿姨的手法,使出浑身解数,手中的粽子总算成型。尽管眼前的粽子造型上略显古怪,但首次学习包粽子的台胞却成就感满满。
相比之下,淮阴师范学院台湾女教师陈素惠包粽子的手法更为娴熟,只一会儿工夫,便包出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粽子。“台湾的端午节风俗习惯和这边基本是一样的,我们也包粽子吃,但主要是肉粽子,加红枣的甜粽子很少。”陈素惠说。
因疫情原因,今年端午,台商叶晋宏留在淮安过节。“接到主办方邀请后,我特别高兴,和淮安、台湾朋友一起体验包粽子,感觉很温暖。”叶晋宏说,自己在淮安创办的企业获得了当地政府诸多支持,这次来参加端午节活动,充分感受到了淮安人的热情,“真正是文化同源,两岸一家亲!”
服务机制孵化关爱品牌
随着淮安台资高地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台商台胞来到淮安。在众多扎根淮安就业创业的台商台胞中间,有不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女性精英,她们在很多领域脱颖而出、展现风采。
为了共同营造主动关爱和服务女性台商台胞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增进女性台商台胞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市台办、市妇联集成市台商台胞服务中心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服务功能,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女性台商台胞关爱服务机制,并创新打造了“台淑荟”品牌。而此次淮台家庭端午联谊活动正是“台淑荟”品牌首秀。
活动当天,市台办、市妇联负责人共同为“台淑荟”揭牌,并发布了女性台商台胞关爱服务机制具体内容,今后将重点以在淮工作、生活的女性台商台胞、淮安籍陆配及其家庭为主要对象,围绕联谊交流、讲座培训、公益慈善、荣誉表彰、经贸交流五个方面,生动开展两岸婚姻家庭亲子阅读沙龙、“台淑荟”县区行——儿童关爱行动、“台淑荟”中秋联谊、淮台女企业家沙龙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增进淮台女性之间的融合发展与深度合作,共同助力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
对此,全国台企联副会长、市台协会长孙佳钧表示,市台协将持续加强与市台办、市妇联的互动,整合资源,集思广益,共同为在淮女性台商台胞和两岸婚姻家庭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把“台淑荟”品牌创出鲜明特色、形成更大影响。
(淮安日报记者 王舒 赵启瑞 通讯员 成振鹏 何雨 淮芙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