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繁體版

“创视野333 江苏未来筑梦之旅”台湾大学生体验交流侧记

2017-02-15 07:42:00
来源:江苏省台办

   

图为全国台企联、江苏省台办、团省委及参加“创视野333,江苏未来筑梦之旅”的台湾大学生合影。

  江苏省台办政府网站2月15日讯 一衣带水的两城之间,有无数个敢于梦想的人,架设了一座所向通达的桥。1月16日至23日,由全国台企联主办,江苏省台办和江苏团省委共同承办的“创视野333,江苏未来筑梦之旅”台湾大学生体验交流活动圆满结束。台北大学40名师生一行,先后参访了南京、镇江、宿迁3座城市中的3所大学、3家企业和3个基地,大家进企业、进园区、进高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寺庙,用眼洞察“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发展成就和机遇,用心感受两岸同胞的血脉熔融和亲情友善。

  八天七夜中,台北大学的师生们先后考察了“紫峰奖”获奖企业南京银杏湖农业观光休闲有限公司、江苏领先电子有限公司和中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切身感受台商在大陆的创业发展;走进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与大陆学生分组座谈,共绘人生蓝图;走访青年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区,了解台青创业历程和大陆优惠扶持政策;深入宿迁普通家庭,感受大陆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享受有“温度”的亲情之旅;走进宿迁泗阳妈祖文化园“拜拜”,两地同胞一起传承的中华宗教文化信仰;漫步中山陵、镇江古西津渡、宿迁项王故里等3家对台交流基地和南京老门东、夫子庙等金陵历史文化长廊,探寻中华文化的历史足迹。

  此次筑梦之旅在孙中山纪念馆开营,缅怀中山先生,感悟先生思想,继承先生为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使命,意义更加深远;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哀悼同胞收篇,大量中华民族屈辱的史料图片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唤醒了同学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不忘历史,携手前行。八天七夜中,苏台青年尝香醋、品美酒、搓汤圆,包饺子、赏民俗,妙趣横生的DIY制作、欢歌笑语的车厢文化、温馨感人的生日宴会、精彩纷呈的同台联欢,洋溢着“两岸一家亲,共庆中国年”的浓厚氛围。此次江苏筑梦之旅在两岸引起广泛关注和较强反响,其中《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台湾网》、《凤凰网》、《大公报》、《南京晨报》、《南京发布》等十余家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台湾师生纷纷在校园网、脸书、微信等发帖、发照片,记录每天在苏见闻,分享心中的收获和喜悦,受到岛内朋友和网民的跟帖、点赞和转发。

图为台湾大学生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魅力江苏脚下行 拨云见日识真容 

  江苏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台资企业集聚。此次筑梦之旅的师生们大多第一次来大陆,大家拾阶而上走在中山陵时,首次访问南京的黄瀚玄同学说:“以前只在历史课本中读到孙中山先生的事迹,今日参观最大的感概就是‘历史就在眼前’。”走在秦淮河畔、西津渡老街、项王故里的历史长廊之中,古色古香的建筑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流传千古的故事述说着岁月的变迁,底蕴厚重的金陵文化和刚劲雄浑的楚汉文化风韵犹存,让人震撼;徜徉镇江百年老店恒顺醋文化博物馆,参访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京东网、当当网等大陆企业,大家尝香醋、品美酒,访电商,师生们深深感受到“大陆速度”和“江苏特色”。有位台湾同学流连忘返于参访之际,情不自禁赋诗一首:“唯美山水属江苏,有缘同游是我幸;立足于此已忘返,秋去冬来恨天明。”此次活动的带队老师温演福教授说:“中国大陆的发展实在太快了,让我们有时候会吓一跳”。

 图为“创视野333,江苏未来筑梦之旅”台湾大学生参观中山陵留影。

  今识江苏真面目,方知岛闻是偏听。随团参访的两岸经贸文化发展协会会长黄子榕指出:“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忽视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很多电视节目甚至以丑化大陆为卖点,导致多数台湾青年对于大陆严重缺乏了解,甚至存在巨大误解。”八天七夜的考察交流,台湾青年学生看到了大陆真实的一面,改变了台湾师生以往对大陆落后、厕所不卫生,孙中山影像在大陆属于“禁区”等模糊认识,对大陆的观感进一步好转。同学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把此行的收获告诉家人和朋友,期待再次到大陆走一走、看一看。

  追攀更觉相逢晚 谈笑难忘欲别前

  台湾师生们一行走进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3所大学和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多层次、多角度了解大陆先进的教学理念、雄厚的师资规模和优质的特色模式等,近距离感知大陆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南京农业大学“中华文明博物馆”中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让同学们纷纷惊叹和自豪,当“穿越”到金融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参观时,台湾师生又对先进的科教设施,前沿的学术理念和大量的教育资金投入感到既好奇又羡慕;参访江苏大学图书馆,宏大的格局规模、珍贵的文献典藏,大量的学术资料,让台湾青年叹为观止;走进类似台湾五专体系的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时,旅游餐桌礼仪、茶艺、咖啡调酒等模拟教室让学子们大开眼界,大家都认为这样的实境教学方式在台湾不多见,两地学校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很多。

 

 图为台湾大学生与南京农业大学同学交流。

  此行只恨相逢晚,别时更觉情谊深。活动中,师生们先后与4所高校的青年学生举行了两场座谈分享会。活动以就学就业、创新创业、历史文化、智能软件等为主题,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在前台主持和组织,工作人员更多提供服务保障。小伙伴们年纪相仿,经历相似、语言相通,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放开心扉,袒露心声,积极参与主题分享、小组讨论、视频连线等互动环节中,时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大家感概时间飞逝,纷纷主动留电话、建微信群,加强后期沟通。部分台湾学生主动询问来大陆院校交换的相关政策,表达了来大陆求学的意愿。

图为台湾大学生参观镇江职高的实训教室。

  江长海阔凭君跃 苏风正劲任扬帆

  台湾青年现阶段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主要是求学、就业和创业发展。此行师生们参访了多家不同类型、层次和规模的企业,既有资产上亿的南京银杏湖农业观光休闲有限公司、江苏领先电子有限公司等大型台企,也有青创园、文创创业空间中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既有江苏洋河集团、镇江香醋等特色传统产业,又有京东网、当当网、途牛旅游网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涵盖了娱乐休闲、饮食、电子商务、医药、现代农业、旅游、文创等多个行业领域。

图为台湾大学生在台企领先电子座谈。

  活动中,江苏台企领导“大咖”们亲自接见并担任向导,介绍自己的企业、厂房、产品以及家庭,与青年学生零距离交流互动,以亲身经验介绍大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扶持政策和前景规划,分享心路历程,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偶像们的谆谆教导如春风拂面,江苏创业大学生励志故事敲打心灵,大陆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空间展现魅力,特别是台青创业分享让台湾学子脑动大开。在苏台青与学子们成长轨迹相似,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分享自己在大陆的求学、就业、创业心路历程,熟悉的乡音倍感亲切,真实的案例很有说服力,学子们心中充满“获得感”。

  事实胜于雄辩,真理不言自明。学子们在江苏开了眼界,长了本领,找到了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有超过2/3的青年学生先后表达了来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的意愿,对来江苏发展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台北大学学生在校园网站发帖写到:“相信只要努力,未来在中国大陆的创业舞台上,台湾青年也能开创一番天地。”

  温情如亲倍觉暖 “走心”交流获“五心”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此次活动少了走马观花式参访,添了饱含“温度”的走心。在宿迁参访期间正值大陆传统小年,台湾学子分组走进市民家庭深度体验一般民众生活,感受着不一样的苏北年味和两岸共同的传统文化。配对的各家老少齐上阵,形式不拘一格,一起包饺子、玩游戏、看电影、打纸牌;一起逛庙会、市场、超市;一起进KTV、图书馆、博物馆,其乐融融,看着宿迁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分享着不同家庭的“幸福感”和家人般的友善,谈笑声中心贴近了,情更浓了。同学们对这种接地气的交流纷纷点赞。

图为台湾大学生在宿迁市民家中包饺子。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临行前夜,台湾学子与20多名赴台陆生同台联欢,呈现了一场喜庆、精彩、感人的春节晚会,也将情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当将22岁生日蛋糕送到台北大学刘昱呈同学面前,全场80多人自发唱起生日歌,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张为将寓意着“福”的江苏宜兴紫砂壶作为生日礼物送到寿星的手中,深感意外的刘昱呈激动地说:“没想到自己会在南京过生日,这个特别的惊喜会让我永生难忘!”活动中,台湾师生分别用“家”、“合”、“和”、“缘”、“情”、“伴”等关键字表达了自己此行一路走来的感受,并由江苏省美术馆两位书法名家现场挥毫泼墨为学生们送“字”、送“福”。晚会在《我们是一家人》的大合唱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欢送晚宴上,一桌男生在餐叙中碰杯相约:“苟富贵,莫相忘!”热烈的气氛早已看不出陆生、台生有何区别,更像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此相聚。临行前,省台办还为每名师生送上了印有“两岸一家亲,江苏共筑梦”字样的中国结和活动像册。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去,纷纷相互拥抱,拍照留恋,相约再聚。正如黄子榕会长在《中国台湾网》发表的《我在江苏岁末迎新前的一场“走心”交流》中指出:“这样的交流活动,将深深烙印在心里,未来也会持续在两岸交流事务上更加用心。用心、细心、感心、走心、暖心,这‘五心’是这次对江苏省台办安排的感言结语”。

图为台湾大学生在宿迁两岸青创基地交流留影。

  海峡两岸一家亲,百脉通流炎黄血。从寒夜接机时那一杯温暖的热饮开始,八天七夜中一幅幅画面将铭刻在台湾大学生们的脑海里,永久回味。活动虽然结束,但台湾青年的江苏筑梦之旅正直挂云帆,驶向祖国大陆母亲更宽广的怀抱。(交流处 汪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