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95号江苏议事园大厦26楼邮编:210009
Copyright 2013 Taiwan of the Jiangsu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在溧水区石湫镇九塘行政村南侧,有一处面积达400亩的山丘和田块,因这里高低落差太大,从事农业耕作困难,多年来一直被当地村民几近抛荒。然而,5年前,一个台湾同胞相中了这里,他决定在这里建一片温度可控的阳光房,在阳光房里栽种台湾的果树,有芭乐、百香果、台湾木瓜等,目前,这些果树已经在浙江栽种“过渡”,明年就将全部引进溧水的阳光房内,“三年内,南京人在溧水的‘百果园’就能吃上台湾的鲜果。”
台湾同胞承包荒地
被九塘村村民视为传奇人物的这名台湾人名叫袁守严,他1989年便来到南京开了一家工艺品的生产工厂,但在他心底一直有一个梦想: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建一个梦想中的农庄。多少年过去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心底存有的计划,一直作为憧憬而难以实现。
“刚好,我位于江宁区的工厂面临拆迁;而我在此之前就想着转型了,何不趁此机会做我自己一直想做的事?”碰巧,有一次,他与夫人赴毗邻江宁的石湫九塘游玩。“这里太美了,虽远离喧闹的都市,但交通便利,四周青山绿水,原生态保护良好,再加上这里的土质松软肥沃,村民淳朴厚道,在这儿创建农庄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2009年,袁守严关掉了经营多年的工艺品工厂,承包了溧水的400亩“荒地”决定创办农庄。如今,五年过去了,袁守严在农庄上投资了近千万,具有台湾特色的“圆梦家庭农场”初见雏形。
为移栽果树费尽心思
如何让自己的农庄与众不同?袁守严想,自己来自台湾,为何不引进台湾的果树,让附近的市民不用坐飞机到台湾,就可以吃到台湾的鲜果?说干就干,袁守严决定把台湾的“当家”水果:芭乐、百香果、台湾木瓜等果树都移栽过来。
但是,台湾和溧水的气候不同,如何保证果树的存活率成了一个难题。袁守严告诉金陵晚报记者说,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过渡!“我先把果树种到浙江,等果树适应了浙江的气候后,再把果树移栽到南京。”他说,如果直接把果树栽种到南京,很有可能无法存活,“这样从浙江这个中间省份过渡一下,就会好很多。”他说,现在大概有5亩的果树在浙江,已经栽种3年了。
同时,袁守严表示,他已经在农庄内建起了60多亩的阳光房,“阳光房的温度可以调节,冬天可以用地暖增温,夏天有水帘空调可以降温,我可以调出适合果树生长的温度来。”他说,明年4月份,他就会把果树从浙江移栽到溧水,“不出三年,这些果树就都能结果了。”
部分水果已供不应求
据袁守严介绍,现在农庄里已经有了5亩的台湾桑葚,“比大陆的桑葚大,味道也不一样。”记者在大棚内看到,这些果桑长势良好。袁守严介绍,台湾桑葚有手指头粗壮,长度可达1寸多,是大陆桑葚的三倍大,采摘期从4月开始,到10月结束,亩产可达5000多公斤,明年就可以收成了。
记者看到,在农庄南侧是一片翠冠梨园,在这面积达250多亩的梨园内,梨子挂满了枝头。据袁守严介绍,他种植的翠冠梨之所以与众不同,除了是日本引进的改良品种外,还因为生长期喷施了抗氧化能力极强的磁能液增效剂。这种增效剂富含锌、铁等微量元素,可有效地提高梨子的抗氧化能力。
“我的翠冠梨一个一斤多,要卖到十块钱一斤呢!”袁守严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他250亩梨园中的梨树,除了已被各地市民领养了800棵,其他都卖得差不多了,供不应求。
另外,袁守严还将逐步把这片400多亩的农庄打造成台湾乐园,“现在农庄里的餐厅、休闲区、咖啡厅等都有台湾民俗的特色体现,色彩鲜明,装修的都是立体画;市民休闲期间还可以吃台湾特色酱料的烧烤等。” (傅庭凤 林巧芬)
原标题: 台胞投千万垦荒造“百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