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95号江苏议事园大厦26楼邮编:210009
Copyright 2013 Taiwan of the Jiangsu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淮安市拓宽淮台交流共谋发展
一衣带水情愈浓,淮台携手攀新高
从2006年举办第一届台商论坛开始,短短十年时间里,以论坛为媒,淮安令人瞩目的对台经贸交流成就,使其成为继东莞、深圳、昆山之后大陆又一台资集聚高地。在此过程中,我市在积极推动台资项目不断集聚、加快台资高地建设外,坚持“淮台一家亲”理念,扩大淮台交流宽度,提升淮台交流高度,挖掘淮台交流深度,持续增进淮台感情,为淮台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主打青年牌 凝聚青春合力
【精彩闪回】2015年7月13日-15日,为期三天的两岸青年菁英特训营在淮举办。此次特训营由国台办、江苏省台办主办,淮安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两岸的近60名青年菁英参加。期间,为促进两岸青年在创业道路上加强合作,学员们携手签署了《两岸青年菁英共同宣言》。三天时间里,围绕着“做人做事做梦想创新创业创未来”的主题,两岸青年一起聆听名师讲座、分享创业心得、考察投资环境、品尝淮扬美食、观赏淮安美景,在这场青春飞扬的约会中不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密切情感,使此次活动成为淮台青年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一次预演。
2015年9月,苏北首个两岸青年创业园在淮安软件园挂牌成立。该创业园集资金、科技、人才、孵化、生活配套等多种支撑功能于一体,将为台湾青年来淮创业提供优良环境。国台办经济局领导在视察后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6年4月,淮安代表团来到台湾中华大学,参加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暨台商学院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市委书记姚晓东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和台湾青年进行了一次“心的交流”,并鼓励他们来淮创新、创意、创业。论坛上,两岸青年交流基地揭牌,为两岸青年交流提供重要平台。
【记者观察】为顺应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我市主打青年牌,近年来大力开展青年交流工作。始终坚持将加强淮台青年交流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应有之义,坚持以示范区建设带动台湾青年来淮创业就业,以台湾青年来淮创业就业丰富示范区内涵,按照“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思路,广泛开展青年交流,依托台商学院,开展“淮台大学生交流周”活动,举办淮台青年辩论大赛、“淮台一家亲、共圆民族梦”淮台青年书画摄影展等,持续加快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深入实践101%服务理念,积极为台湾青年来淮创业、就业创造优越条件。目前,在淮创业青年企业家有100余人,在淮就业的台湾青年有1200余人。
主打美食牌 展示舌尖魅力
【精彩闪回】2015年4月,淮台经贸交流合作推进周期间,淮安与圆山大饭店共同举办了淮扬菜美食周。嘉宾、客商在与淮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的同时,品鉴了美味难忘的淮扬美食。精心推介、多项利好和淮扬美食,绘就了淮安的新魅力、新机遇,为台商加强与淮安合作增添了新力量。与会台商纷纷表示,将尽快到淮安考察,争取与淮安达成更多双赢的合作。
两岸青年菁英特训营期间,淮安邀请淮扬菜研究会会长给两岸青年菁英们详细介绍了淮扬菜的起源、特色菜等。学员们一边品尝美味的淮扬菜,一边相互交流创新创业理念和经验,丰富淮台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充实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两岸青年菁英“提升一种能力、结交一批朋友、得到一个启发、认识一个城市”。
“2015淮安周”期间,在高雄举办“淮安名厨献艺高雄”厨艺展示活动,宣传推介淮安美食文化,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淮安对台招商工作。推介活动中,淮安市烹饪协会与寒轩大饭店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记者观察】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淮扬菜资源优势,将淮扬菜作为淮安的文化符号积极向岛内推广,创新淮台交流思路、方法,搭建合作新平台。借“两周”活动之机,在台举办淮扬菜品鉴会及系列推广活动;淮扬菜集团与台湾寒轩酒店签署合作协议;特训营活动中,特意为台湾学员开展了淮扬菜体验活动;淮扬菜美食文化国际旅游周期间,在淮台两地互动开展“游在淮安——淮扬菜欣赏”旅游活动,让更多的台湾人品味“舌尖上的淮安”。软兜长鱼、大煮干丝、酸汤鱼圆、红烧狮子头……一道道耳熟能详的淮扬名菜,如今正穿越海峡,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来到大陆“尝鲜”,淮扬菜正逐渐成为淮台交流“新名片”。
主打文化牌 挖掘特色资源
【精彩闪回】“漂母杯”两岸母爱主题散文诗歌大赛连续举办四届。市委书记姚晓东认为,“一饭千金”所蕴含的爱心、诚信、感恩文化,是淮安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以“母爱·爱母”为主题举办海峡两岸散文诗歌大赛,可以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传播正能量,进一步促进两地人民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台湾有关领导也盛赞散文诗歌大赛是两岸文化交流、情感沟通的重要平台。
今年7月上旬,台湾著名摄影家、原台湾联合报新闻摄影中心副主任吴景腾,台湾联合报资深记者黄国梁、台湾“中央通讯社”摄影记者裴禛、台湾《中国时报》摄影记者郭吉铨等台湾媒体记者应邀走进淮安的金湖、盱眙两县,用镜头记录下了淮安这个快速崛起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古韵今风。两天的采风活动既紧凑又充实,揽美景、品美食,吴景腾一行结识了许多热情好客的淮安朋友,感受了淮安的无穷魅力,感慨淮安原来竟是这么美!今年,江苏省台办、江苏省文化厅、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16年台商台胞摄影大赛。
【记者观察】近年来,随着往来的日益便捷,淮安与台湾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交流规模不断扩大,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在此基础上,淮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化淮台两地交流,增进两岸同胞感情。以母爱文化为纽带,精心策划和组织“漂母杯”两岸母爱主题散文大赛,打造淮台文化交流品牌,并着力提升大赛层次和水平,邀请两岸政界人士、知名作家、文化名人参与大赛,出席颁奖活动,提高大赛影响力。以西游记文化体验园、里运河文化长廊为载体,吸引台湾文创企业来淮共建淮台文化创意中心。积极寻求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与台湾亚太文化创业产业协会等建立密切联系。今年以来,市台办接待来淮考察的台商(不含台商论坛)有200多人次,借台商考察之机,积极向台商推介宣传淮安的漕运文化、名士文化、西游文化等,以文化为纽带,加深情感,吸引台商。
主打中小企业牌 拓展交流视野
【精彩闪回】2015年,由台湾中小企业总会秘书长王振保带队一行34人,来淮考察淮安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台资高地建设的“三大计划”,了解各县区优势特色产业及招商优惠政策。台湾中小企业总会成立于1972年,为台湾六大工商团体之一,属最具代表性的中小企业团体。
去年6月,两岸企业家峰会批复在淮安设立两岸信息家电产业园,该园的设立将为台商在信息产业领域的创业就业提供重要平台。去年,淮阴工学院与台湾中华大学、修平科技大学、长荣大学联合成立了大陆首家台商学院。
2015年11月7日,淮安至台北航班正式通航。淮台直航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淮台之间的距离,方便了在淮安的1200家台企台商,也为更多的台商走进淮安、了解淮安、发现淮安商机提供便利,为两地经贸、文化、旅游往来架起一座新的空中桥梁,淮台两地交流交往日益热络。今年上半年,台湾各类来淮参访团组共8批84人次。
【记者观察】近年来,台资投资领域在淮不断拓展,从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步向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延伸,形成产业链环环相扣、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良好发展格局。我市积极开展“海外台商淮安行”等活动,将交流视野从台湾北部向中南部扩展,从岛内向全球扩展,并注重与台湾中小企业主等人群交流与合作,积极邀请台湾工业总会、电电公会、工商建研会等以及海外各地台商来淮参观考察。台湾中小企业总会组织30人的代表团来淮考察,与台湾连锁经营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密切关注深圳、东莞、苏南等地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动向,积极寻求合作机会。2015年,我市接待台湾中小企业主120多人次。
【背景链接】2014年6月,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台资集聚高地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推动淮台交流交往是打造台资集聚高地的基础性工程。此后,我市坚持“淮台一家亲”理念,进一步扩大淮台交流规模,拓宽淮台交流领域,打造企业、教育、科技、文化、观光旅游、医疗卫生、基层乡镇、社会管理等八大交流平台。每年组织10个行业、20批次、80个企业派员赴台交流。依托台商学院,探索淮台两地合作办学,建立淮台共同管理的教育实体。组织市二院赴台开展学术交流,与台湾医疗机构展开多项合作;多次邀请台湾快乐医疗团来淮交流,开展惠民义诊系列活动。实施企业家交流“128”行动方案、“科技照亮明天”交流计划、“拥抱未来”教育交流项目,举办“淮台特色乡镇交流会”。(陈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