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新沂七巧灯舞

2014-03-04 09:35来源:互动百科字号:       转发 打印

图为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沂七巧灯

    七巧灯舞是流传于江苏省江淮一带的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流传于新沂市唐店镇姚湖、刘墩村和棋盘、新安等周边地区。它的形成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单从灯、字这种形式,就可以追溯到唐宋时代。“字舞”在唐代高宗、武后时(公元655683)即有记载:“宫廷中所作的《圣寿乐》是用140人表演。舞者戴金铜冠,穿五色衣,摆出‘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岁、宝祚弥昌’十六字。”唐大和(公元827835)王建的宫词中,也提到了“太平万岁”的字舞,直到宋代,还有“天下太平爨”以及“百花爨”的字舞与灯舞。据《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说明宋代的灯节舞蹈已颇具规模了。至清代灯节舞蹈更为盛行。清代孔尚任的《舞灯行留赠流香阁》一诗中写道:“一灯一灯陆续吐,十二金钗二十四灯,灯光人面添媚妩,千旋百转记难真。”他把当时灯舞的规模、情节、舞蹈的动态、队形的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后来灯舞经过一代接着一代的传承与演变,便出现了以持灯舞步摆出各种图案和字样的灯舞。有六形、花篮形等形式。摆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字样,“灯舞”与“字舞”便结合起来。“字舞”由宫廷或达官显贵的府邸中又回到了民间。 

    新沂的七巧灯舞源于清末。光绪二十四年,唐店镇姚湖村的姚耿瑞因当地遭受灾害流落南京、无锡、扬州一带,由于他从小就爱好民间文艺,总留心于街头巷尾表演的民间舞蹈。回乡后,他在一富户做账,闲时凭记忆把他最感兴趣的“七巧灯”进行了加工整理,并根据当地民间小调编写了四十多段唱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新沂七巧灯舞”。该舞继承了我国字舞、灯舞的传统,并有创新。 

    七巧灯舞在民间舞蹈中是独树一帜的,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它是“灯舞”与“字舞”的合一。七巧灯舞的唱词,是根据江淮一带的小调“杨十杯”、“十杯酒”(亦称凤阳花鼓)、“花棍调”等,填上了新词,配到舞蹈中去的。在每年旧历春节后的“香会”中,七巧灯舞穿插于其中表演,展示了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氛围。“香会”开始,舞狮子开场,七巧灯舞穿插其中进行,由七名舞者手持立体几何形状的灯(有正方形、菱形、三角形)在锣鼓声中,按照绕场——唱“转堂”——锣鼓伴舞——摆字的顺序进行。表演中摆出几个字或几种图形,几次反复,直到该段舞蹈结束。所摆的字,都是选极富概括性的成语或词组,如:“天下太平”、“金木水火土”等。在“拆”与“摆”的过程中,再配以适合表达舞蹈内容的唱词和队形的变化,但没有大幅度的跳跃性动作。由于台步、队形都要受灯和摆字的制约,因此持灯的舞者讲究动作的协调,保持头正、身直、步子动作稳健,富于节奏感。一拍一步踩得稳,头摆动时,将肩膀晃动,同时将灯端平。摆字时彼此紧靠,保持结构的紧凑。当然,也因节目而异,如跳转堂时,则要求身直、步子缓、灯端平、眼直视,走得稳,跟着唱词转。但无论怎样变化,基本动作都是相似的。它以其特有的风雅典重、优美壮观赢得观众。 

    七巧灯舞的唱词,是根据江淮一带的小调“杨十杯”、“十杯酒”(亦称凤阳花鼓)、“花棍调”等,填上了新词,配到舞蹈中去的。由姚耿瑞编写的词有四十多个段子,因长期不演,好多都已遗失,现仅存《天下太平》、《金木水火土》、《十二月》、《小茶壶》等几段。 

    解放初期,七巧灯舞还在乡会中出现过,后来一直到1980年才被抢救出来。 

    1998年,七巧灯舞被列入国家艺术科学“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舞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