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金坛抬阁

2013-01-11 15:22来源: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字号:       转发 打印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金坛抬阁活动兴起于明朝。相传戚继光带兵打败倭寇,并将金坛城墙加高了三尺,金坛百姓欢欣之际,遂在庙会出会时,经戚继光军队中的湖北籍士兵的传授,移植了湖北民间的“抬阁”进行表演,以祈求国泰民安、百姓乐业。此后代代传延,遂成为一种融戏剧造型和杂技娱乐表演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清末民初,金坛“抬阁”的出行大多在城内最大的庙会“城隍庙会”上。行会时,万人空巷,人山人海,其势十分壮观。“抬阁”的出行带来了极大商机,四方商贾云集,饮食业兴旺,旅店客满,各家店铺生意猛增。一时间,城乡各庙祠纷纷模仿,也制作“抬阁”参加竞争,很快增出了李王庙、河东庙、河西庙、八蜡庙、殿植祠、忠义祠、城隍庙等 7 支“抬阁”。兴盛时 7 支“抬阁”同时出会,规模和声势十分浩大。金坛抬阁造型优美,加上铿锵有节奏的吹打乐相伴,气氛热烈,场面壮观,犹如一个个抬在肩头上的流动戏台,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金坛抬阁活动主要流传于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及周边地区。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金坛抬阁是由若干童男童女扮演成古装戏剧人物造型,悬立于若干层四方形阁架上,在庙会出会时由众人抬着,并配之以吹打器乐浩荡出行的一种大型民俗活动。最初的“抬阁”很小也不高,后经金坛民间艺人改造创新,不断发展,使之既吸收了湖北抬阁的长处,又融进了金坛特色,从而独树一帜,更具观赏性。“阁”的制作是以木桩和插销为“骨”,以“桩”载人,分层连体固定。出行时由 16 个壮汉“八抬八插”,即八人用肩抬着,八人用扛插撑着。“阁”为六尺长、五尺宽的长方形座架,有四条腿的长方底座,底座中以木杆为支架,饰有假山、曲桥、栏杆、花卉、绿荫和亭台。“阁”以“桩”为依托上下连成一体,由高至下分五层为顶桩、二桩、三桩、四桩和末桩,上下高达两丈五尺。“阁”上共有 5 至 7 个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的童男童女。“抬阁”出行时由锣鼓乐队相配合,或是锣鼓器乐班,或是管弦乐器队,鼓乐富有节奏感。抬阁者踩着“抬搁锣鼓”的节拍,既能合力保持上层的重心,又能统一行进步伐,其气势摄人心魄。经过历代民间的传承和改造,金坛抬阁形成了独特的本土风格,其造型、内容都有着十分鲜明的江南地域和民俗特征。 

    主要价值

    金坛抬阁是一种杂技与传统戏剧结合得甚为紧密的动态造型艺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审美价值。其常与大型庙会活动结合在一起,内容和形式均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紧密相关,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金坛抬阁对丰富当地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增进海内外金坛人的文化认同也起着重要作用。
 
    传承谱系及代表性人物

    据记载,1878 年,金坛城隍庙赵松如、殿植祠朱定帮等人引进并出资改造和兴起抬阁,成为近代金坛抬阁的第一代传承人。1937 年,丁兆荣、吴炳等人传承赵松如、朱定帮的技艺,联合许星吾、许星斋、许七吾等人召集出行抬阁。1956 年,在朱定帮、许星吾的传承下,金坛县工商联于忠及民间艺人刘炳清、赵瑞生等恢复抬阁,并组织进行出行表演。金坛抬阁的主要传承者还有城隍庙的赵瑞生,河西庙的华明,李王庙的徐志刚、吴炳等。 

    目前保护情况

    1956 年以后,由于历史原因,金坛抬阁沉寂了很长一段时期,近年民间又在逐步恢复。2003 年,金坛市文化部门投入资金,提供载体和平台,组织人员对金坛抬阁和相关艺人进行了历时一年的专项调查,搜集了大量实物、图片及掌故等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初步整理,拍摄了资料片,逐个调查核实金坛抬阁的主要传承人,组织民间艺人恢复了金坛抬阁。目前,金坛市成立了金坛抬阁保护和传承工作基金会,并设立了专门账户,对年事已高、身体有病或生活有困难的主要传承人给予必要的生活资助;通过组织举办抬阁活动,召开专题研讨会,扩大宣传,使金坛抬阁得到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