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因熟悉而习惯 因习惯而喜欢

2013-01-31 09:29来源:昆山日报字号:       转发 打印

 ——台商杨登辉与昆山的不解情缘 

    “从42岁来昆山到现在,一眨眼都过去23年了!但是我喜欢这里,我和昆山的缘分还会更长,因为昆山是一个让我愿意在这养老,来了就不愿离开的地方。”作为最早来昆投资的台商,镒生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登辉和昆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说,这里,不仅是创业之地,还是第二故乡;得到的不仅是物质回报,还有幸福的生活。

  “也许这就是缘分,当初合约都已拟好,差一点就要落户福建了,但因为突发原因,没有签成,然后又辗转到了上海等地,最终还是结缘于昆山。”回忆起1989年第一次来昆,杨登辉依然记忆犹新。他说,虽然当时昆山的投资环境并不是太理想,打个国际长途都要跑去上海,但是昆山领导对他的热情、真诚,深深地吸引了他,最终让他选择了这里。

  注册资金300万美元,投资总额500万美元,在1990年,这样的投资规模在昆山纺织企业中是最大的了,于是,也就有了昆大纺织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在昆山,真是遇到了好光景,当时无论是内销还是外销,‘昆大’都是做得顺风顺水。”杨登辉说。

  不满足眼前的成绩,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杨登辉又把目光投向了IT产业。1997年,他和两位台湾朋友投资7000万美元成立镒生电线塑料(昆山)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加工、销售电子产品的外观件及电线。“企业要发展,产品就必须不断升级,满足客户的需求。”杨登辉说,这也是这么多年来,“镒生”能永葆活力的重要原因,即便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当下,“镒生”还是能游刃有余,销售业绩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来昆创业已经23年,对这座城市,我已经有了一种故乡般的眷恋之情。”杨登辉意味深长地说,自己对昆山的熟悉,在某些方面甚至都超过了台湾。“我记得在台湾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提出想吃清粥小菜,我带着他找了1个半小时才找到,但我想,换了在昆山,随便他想吃什么,想去什么地方,我都能第一时间带他过去。”杨登辉说。

  因熟悉而习惯,因习惯而喜欢。杨登辉告诉记者,除了昆山之外,集团在越南等地也设有公司,因为经营管理的需要,他也会经常去别处住上一段时间。但不知道为什么,去的次数再多,住的时间再长,也感觉是在出差,处理完公务以后赶紧回到昆山。“这么多年来,我每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昆山生活,很多事情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杨登辉说。

  “我来昆创业后不久,我的太太过来与我团聚了。她和我一样,很喜欢昆山。我们都商量好了,就算以后退休了,我们还要继续留在昆山养老。”杨登辉说,这么多年来在昆山打拼,昆山已如故乡般亲近,在这里的老朋友比台湾还多。

  昆山不仅是投资创业的热土,也是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乐园。“我早已舍不得离开这里了!”杨登辉兴奋地说,在昆山打高尔夫球最方便。开车只需30分钟至1个小时,就可以在周边找到近10个高尔夫球场。这么多年,他几乎每周都要打一两次高尔夫。昆山的城市很美,环境也好,除了高尔夫运动外,天气晴好的时候,他也会去景色优美、空气新鲜的城市公园或娄江边锻炼身体。

  “以后我在昆山的家肯定会越来越热闹了!”杨登辉告诉记者,如今,他大儿子和小儿子也已在昆山、泰州等地投资创业,小孙子今年夏天就要在昆山入学了,“我想,他们肯定也会像我一样,来了就不想走了。”(张欢 颜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