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繁體版

“昆山给了台商台胞一个家,台商台胞一定要建设好这个家园!”

2022-03-25 07:38:00
来源:紫牛新闻

  “透过车窗,看到‘花桥’两个字,感觉亲切极了,有真正回家的感觉。”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昆山市台协会会长孙德聪说。

  在台商圈中,孙德聪顺利从台湾返回昆山的经历备受关注。3月21日,返回大陆后结束28天隔离的孙德聪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专访,并向记者讲述了一路上的真实感受:在鹿路通app上提前预约登记、落地后安全接驳转运、隔离酒店更是细节满满,全流程的贴心服务让他心头充满暖意。

孙德聪正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专访

  “还是要充满信心、满怀希望。”

  3月21日下午1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孙德聪。解除隔离的第一天,忙碌绝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慢条斯理的孙德聪却透露出一分气定神闲。据了解,孙德聪是最早到大陆打拼的台商之一,1996年便来昆山投资设厂,之后便长期定居昆山。

  今年1月11日,孙德聪返回台湾,“其实台湾的疫情还是比较严重的,但是,根据当地相关规定,超过2年未回台,户籍将被迁出,从而会影响社保、纳税等。”因此,两年未回台湾的孙德聪今年必须回去,他坦言:“回台湾之前以及回台湾后,心理压力是很大的。”

  在上海候机时,孙德聪看到候机大厅稀稀落落的人,回想起疫情未暴发前的人山人海,心里感慨万千:“现在的机场不再拥挤,但是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情绪。”上飞机后,细心的孙德聪还数了数机舱的乘客,他说:“有200多个座位的大飞机上,只有大概40来个人。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疫情来了,企业也按下‘暂停键’,损失是很大的,我们压力很大。”孙德聪说:“但是,看到政府这么努力地进行防控,想尽办法复工复产,我们还是要充满信心、满怀希望。”

  “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感觉很温暖。”

  2月21日,孙德聪乘坐飞机落地上海,然后跟随指引到“江苏省”的标志处,等候大巴送至上海防疫酒店,进行3天的集中隔离。3天后,他又乘坐转运车辆到位于花桥的上海口岸入境来苏人员接驳转运点,再从接驳转运点直接去防疫酒店进行11天的集中隔离。结束了集中隔离后,他又进行了14天居家隔离。孙德聪说:“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感觉很温暖。”

  “返昆的整个流程顺畅,得益于一个小程序。”据了解,为便于及时掌握台胞返昆信息,昆山在“鹿路通”上开发台胞返昆预约登记程序,设置自行选择返昆隔离酒店功能,并展示酒店地址、食宿费用等信息,方便台商台胞一路上为各个环节做好充分准备,昆山台协会也及时将这一信息通知给了返台过年的台商台胞。

  细节总是最打动人的!孙德聪发现,在隔离酒店的浴室,空调的通风口被塑料袋挡住,以防空气流通导致交叉感染,“因为之前台湾就有酒店发生过类似事件,所以,这个细节让我觉得非常安心!”

  一路上的流畅指引和暖心关怀,让孙德聪真的有“回家”的亲切感,他还跟记者分享了两个小故事。“从上海回昆山那天早上,原本通知是8点乘车,我7点40分就忍不住扛着行李下了楼,结果发现集合点空无一人,于是又回房了。”由于归心似箭,从上海开往花桥的路上,孙德聪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他说:“我心里不停在问,怎么这么久,怎么还没到,一度怀疑自己坐错了车。”直到透过车窗,看到“花桥”两个字,他才真正安心:“亲切极了,有真正回家的感觉。”  

  “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继续贡献台商力量!”

  隔离期间,孙德聪时刻关注着苏州本轮疫情,他说:“我很欣慰地看到,我们的台商、台属、台青都在行动,他们不仅捐款捐物,更是冲在抗疫一线、担当志愿者,或者是给志愿者送热饮和补给。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下,大家携手互助,真正展现了‘两岸一家亲’。”

  除了关注,孙德聪还在忙碌。当得知昆山有一批医护人员凌晨集合前往采样点,防寒衣物却不足时,他立即联系相关企业进行采购。采购时,有人问他买这么贵的衣服而不是一两百块钱的冲锋衣,他说:“给抗疫人员的,一定要最好的!”

昆山开发区台胞抗疫志愿者

  “昆山给了台商台胞一个家,台商台胞也一定要建设好这个家园!”孙德聪说。目前,昆山正在全力“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孙德聪表示:“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继续贡献台商力量!”

  孙德聪表示,接下来,昆山市台协会将会继续鼓励更多台商将企业的根扎在昆山,把总部设在昆山;鼓励台商台胞的子女在昆山就业、创业。据了解,3月16日,国务院台办、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做好台湾居民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工作的通知》,新政的出台将为台商尤其是台青群体,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让他们更加安心地扎根大陆发展。因此,得到消息后,昆山市台协会便广泛宣传发动,18日,昆山台青陈由杰便拿到了新政后江苏首张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23日,昆山市台协会成立了“智改数转”功能委员会,这在全国属首创。孙德聪表示:“委员会将实实在在为企业搭平台、解难题,助力昆山营造智造氛围,全力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张添翼 文、视频 相关图片由孙德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