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苏州| 无锡| 常州| 镇江| 扬州| 泰州| 南通| 盐城| 淮安| 宿迁| 徐州| 连云港| 昆山

品牌活动:

    • 淮安台商论坛     • 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     • 两岸产业合作论坛     • 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     • 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
您的位置:江苏与台湾  >  苏台情缘  > 正文

“探亲”扬州,醒不了的诗歌梦

2011-11-29 09:43 来源:扬州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扬州网讯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一首《边界望乡》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唱响台湾著名诗人洛夫浓浓的思乡之歌,也为他戴上了“诗魔”的光环。已是满头银发的洛夫带着满腔的诗情再次来到他魂牵梦萦的扬州,举办诗歌专场讲座。20日,在江都诚德钢管公司的讲座上,洛夫说,“扬州是月亮城,是诗歌城。我到扬州来,是探文化之亲,探文学之亲,探诗之亲,更是探一个醒不了的诗歌梦。”

  惺惺相惜,隔江写出传世之作

  出生于1928年的洛夫,自小就跟着抗日游击队跋山涉水、抗日救国,故乡湖南衡阳的山山水水上留下了他的足迹。

  21岁那年,在湖南大学读书的洛夫离开家乡,远赴台湾。年轻的洛夫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也放入行囊,一直装进自己的心中。

  1979年3月洛夫应邀访港,当时创作了《乡愁》的诗人余光中正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两位台湾著名诗人异乡相遇,自然而然地就谈到了漂泊海外的游子感慨。在一个薄雾的上午,余光中带洛夫来到香港与大陆的边境——落马洲。在望远镜对准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的瞬间,洛夫积蓄已久的乡愁猛然喷发,《边界望乡》这首经典之作在此诞生。

  “从那里望过去,我看到的不是湖南,耳边听到的也不是乡音。那一刻,我居然能够听懂与湖南话天差地别的粤语,那仿佛就是我的乡音。我这才体会到什么是近乡情怯,什么是有家难回。何处是故乡?故乡就是祖国大陆的广袤土地,国愁便是我的乡愁。”洛夫深情地说。

  一同来扬的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现场评价说:“我是从洛夫的诗句中来认知他这个人的,这首诗将民族离散的悲情真切地体现了出来。他说,我不是台湾诗人,我是中国诗人。这种情怀让我感动。”

  写诗不仅要用心,更需要社会担当

  洛夫一直被人们称作“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是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由于他的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几十年来,洛夫留下了经典诗作无数。75岁时,他以一首3000行长诗《漂木》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当前华文诗人中,仅有他与北岛获此殊荣。

  “《漂木》就是有社会担当的,我用多种手法对人生进行诠释,直指生命的无常和宿命的无奈。”扬州诗歌评论家叶橹评价这首诗时说:“第一次读《漂木》,我想把整首诗读完都困难。但是细看之后,我发现这首诗的内容值得探讨与思考的东西非常多。”

  “诗是诗人对现实人生的转化和超越。写诗不仅是一个写作行为,更是价值创造,对于生命内涵的创造,对于艺术境界提升的创造,这三者非常重要。”在洛夫看来,写诗不仅需要用心,还需要社会担当。

  四下扬州,寻梦诗词之城

  洛夫20多年来八次回到故乡衡阳。与洛夫的思乡之情并重的,是他对古城扬州一直不变的情怀。“扬州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经典篇章。作为一个诗歌创作者,怎么能不来扬州?”洛夫感慨地说。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洛夫心中是最能够代表扬州的诗作。“一首《春江花月夜》道尽了唐人气象。”

  已经旅居加拿大的洛夫四次来到扬州。无独有偶,每次来扬州都在深秋,“深秋的扬州与加拿大清冷的气候十分相符,这也让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到了年底就想念扬州的秋。”尽管如此,他坦言,扬州的每个季节都让他心动:“李白曾经挥毫‘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十分想在这样美丽的季节来扬州追寻诗歌的梦。”

  洛夫不仅爱扬州,更将这份爱落在了纸上。自从2005年第一次来扬州后,他先后写下了《西湖瘦了》、《唐槐》两首关于扬州的诗,其中《西湖瘦了》被很多诗歌大家推崇为现代诗的范本。对此,他谦虚地说:“不是我写得好,而是扬州的景色太让人沉醉。十月的扬州,秋色迷人。当时,我泛舟瘦西湖上,感觉她就像一个成熟的少妇,妩媚动人。这清瘦的西湖,就好比一个突然醒来却怎么也想不起的梦。”(实习生 邱可心 高畅 记者 孔茜)

[责任编辑:段雯婷]

更多>>台办领导

主  任:杨 峰

副 主 任:王少邦 申晓健(女) 张 为

副巡视员:屠 新 李卫华

苏台快讯 涉台部门